都說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,但人生在世,人之常情下誰不想追求的多一點呢,當三十六歲的我現在作為北京某頂尖高校文科博士畢業了,回首來時之路,一路坎坷歷練下來,終于入職高校了,才對追求有了一點點頓悟。
閑來無事的周末,給讀研時的舍友打去電話,互訴衷腸,聊到現狀時,兩相對比,我承認我的要求有點高了,起點有些低了。
01.
西南教育弱省VS東部人才強省
條條大路是通羅馬,可舍友非要認為我就是出生在羅馬的那種,其實小門小戶的我根本愧不敢當。當年我高考總分也不過300出頭,去了隔壁市的職業技術學院,而他,高考總分直逼500,卻也是去了和我差不多的??频诙螌W校,說起為什么,真的是當時教育資源不平衡導致的。
我初中了才學英語,高考英語只考了十幾分,在我們那400多就能上本科了,反觀他的家鄉,東部教育強省,重文化重教育,用天壤之別來對比一點不為過。所以,在先天優勢上,無論他如何自謙、自嘲、自虐,他都是完勝。
02.
浪漫文學大叔VS務實理工男人
我的大學雖是職業技術學院,但因為母校是好幾個學校合并而來的,其中就包括一個師范學校,于是乎很榮幸的是我讀到了師范專業,這種情況在全國應該都不多見。我雖學習一般,因為從小喜歡看書,詩詞歌賦樣樣在行,散文、議論文、評論文各種文體都很在行。
舍友讀的就是一所老牌師范學校升格的大專,教學功底深厚,培養了千千萬萬個本土的教師,他自然也受益其中。舍友不愛寫,說話話和講起道理來卻是一套一套的,說的多做的卻不一定多,但只要他去做的,保準能成。
所以,骨子里,我認為我是一個浪漫的文學大叔,舍友是一個腳踏實地的理工男,我有我花前月下般的情懷,他有他洞察世事的情操,但情懷是一時的,而情操卻是一輩子的,他又贏了我。
03.
??破瘘c博士VS??破瘘c碩士
當我三年大學畢業回到老家之后,當時恰好趕上當地中小學招聘,我的專業算是符合,就去應聘了,雖有幸被一所小學錄取,但課太多又經常熬夜備課,月底發到工資卡上的錢僅僅兩千有余,囊中羞澀,不得不被逼考研。而舍友大學畢業后努力復習考事業編,可當地很多單位的招聘考試都要求學歷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,權衡之下,他下定決心邊上班邊考研,定要擺脫學歷上的限制。
原本我倆都是??破瘘c,看似旗鼓相當,最后他碩士畢業入職老家高校,我去名校讀博,似乎一定意義上我已經略勝一籌,而實際只是我太單純看不清前方之路。讀研之前已在中學工作三年的他,早已熟悉了教育系統的角角落落,似乎比我更懂一個蘿卜一個坑和先到先得的道理。所以,讀到碩士他就抽身了,而我單純地還在為自己的學術夢想征戰四方。
04.
求職四處碰壁VS妻娃車房科長
遙想當年,剛邁進研究生行列的我,書生意氣、揮斥方遒,每日都是看書、學習、寫論文,硬生生拼出來了個C刊,壯著膽兒報考了北京某985名校。三年,苦行僧一般的折磨,我發出來了兩篇C刊,總算是看到按時畢業的希望了,我從五月份就開始投簡歷,前前后后十幾所高校吧,有回復的屈指可數,甚至多所大學二級學院面試都過了,但是由于第一學歷的限制到了最后一關被學校人事部門否了。
最后,不得不入職東南某地方性師范大學,好在是個省重點,有碩士點,給的安家費相對當地水平還可以,六年之內完成兩篇C刊或兩個省部級課題可以給50萬安家費,房子可買學校在建的大平層公寓,無證,給的講師待遇,學院按照用人慣例安排我第一年的工作是暫行教秘之責。
反觀我的舍友,在畢業的第三年頭就已經是中級職稱了,雖是行政崗,卻憑借自己多說少做,不做則已一做必中的性格,成功晉升為部門科長,手中還有了些許小權利,受人尊重和愛戴。他的妻子和我們都是同學,是他們當地另一所高校的專任課教師,科研水平不錯,兩人舉案齊眉,在內有車有房有娃,在外寫課題參加教學比賽,“爭名逐利”忙的不亦樂乎,都在各自的圈子里站穩了腳跟,年收入20W往右一點,在當地也算是比較好的待遇了。
每每周末和節假日,我都是寒夜凄涼獨酌,而舍友的朋友圈曬娃曬老婆曬美食美照,快樂開心的不得了,幸福指數上,我被妥妥的甩出去了十萬八千里。
有人說,真正體會生活之無奈,不是因為你處于底層時的默默無聞,而是明明在他人羨慕的高度上卻過得不如普通人?;厥讈頃r之路,想想很多時候都特別自卑,??破鹋芫€帶來的影響總是縈繞于心,可也許正因如此,才拼盡全力的想要改變。
雖然說博士僅僅是個身份,但并不代表高枕無憂,人生在世,很難真正區分誰好誰不好,路已然選定,再無回首的可能,而只有學會自我主宰,有所求,有所不求,才能比大多數人都活得更加明白通透。